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三月三的节日习俗

  • 资源ID:54768350       资源大小:392.9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三月三的节日习俗

三月三的节日习俗三月三的节日习俗 你能为别人的死而哭泣,但你没有权利为自己的死神到来而流泪。 --UUMOB 汉族 安徽霍山吃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腊肉、香蒜等 制法 1、将新鲜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团,然后用木棍将蒿子的汁水敲打 尽; 2、将腊肉切成小方块,先放在锅里炒,腊肉出油时,将米面、 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进锅里拌匀,添适量凉水焖一会盛起; 3、将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状,要薄厚均匀,做好后放入锅内加盖, 小火炕,约 15 分钟左右即可。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鲜色美,为霍山独有,传说每年农历三 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传说故事“鬼节”与蒿子粑粑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 阳间和阴间之间的界限没有现在这样的 森严,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阳间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阴间看看, 方便得就象走亲戚一样。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更加宽松了。 三月初三 晚上,阴间的街市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着华丽的 鬼魂。随处可见龙灯、狮舞、高跷、花船,其热闹繁荣非人间的春节 可比,因而在这天晚上,人的魂魄经受不了阴间的诱惑,纷纷到鬼市 去游玩,他们有的游荡于街头巷尾观灯看戏; 有的在酒楼茶肆喝酒听 曲;有的趁机去望从未见过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鸡报晓,鬼市收市时,大多数的游魂心满意足地回到各自 的躯体。少数游魂乐而忘返,就留在阴间了。翌日,阳间一片哭声。 我们为那些魂魄不归的亲人请来和尚道士念经画符招魂。 亲人撕心裂 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经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贪玩的游魂, 一些玩性 大的在七天身体腐烂后,就长离人间了。 因此, 农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间恐怖不安的日子, 被人们称为“鬼 节”。不管人们如何恐惧, 每年三月三的“鬼节”还是照常光临。“鬼节” 前夕,人们都拥到庙里烧香磕头,祈求神灵菩萨保佑。人间浓烈的香 火,直冲到观音菩萨的莲花座前。 观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间烧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托梦给一 个老奶奶“我是南海观音菩萨,知道人间有难,特来拯救你们。我 增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无恙。”老奶奶 一觉醒来,手里果然拿着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细一看,跟地里长的 青蒿一样。她把观音菩萨托梦赠草的事告诉乡亲,大家都很欢喜,忙 到地里去采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说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过了“鬼 节“关。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妇女就成群 结队到山间地里采摘青蒿做粑粑。 直到现在,霍山民间还有三月三吃 蒿子粑粑的习俗呢。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 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 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 俗。 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 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 菜。 地菜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它不仅是佳肴一碟, 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 均能入药。 在中药里, 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 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 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 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 佳蔬。在湖南, 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 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 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 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 放入鸡蛋、 红枣、 风球, 再配两三片生姜, 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 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 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 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汉族过三月三, 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 俗活动。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这样的诗句。宋代欧阳修也在一首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 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同时这个节日也是 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 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 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庆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 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 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壮族 多于三月三赶歌圩, 搭歌棚, 举办歌会, 青年男女们对歌、 碰蛋、 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 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侗族 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 炮节”。 布依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 山神, 吃黄糯米饭, 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 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 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 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 于三月三 这天突围成功, 连战连捷。 畲民为纪念此事, 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 集会对歌。 在畲族民众中, 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 此日, 家家宰杀牲口, 祭祀祖先。 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 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 歌, 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 场面十分热烈。 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 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 族民间竞技。“三月三”节日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 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建设新农村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 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东 南沿海欠发达地区,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畲族居住环境的改变, 畲族的 语言、 服饰、 歌舞正在逐渐汉化, “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也趋于萎缩, 亟待加强保护。 黎族 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 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 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谈爱日,与海 南苗族节日相同。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 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

注意事项

本文(三月三的节日习俗)为本站会员(sunhongz121)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