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岐伯还是歧伯?

  • 资源ID:54753915       资源大小:17.7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5积分 【人民币1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岐伯还是歧伯?

“岐伯”还是“歧伯”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经脉医学”领域曾经连续发生过一系列的重大事件。首先是失传了两千多年的经脉现象循经脉感觉被再发现;随后是关于经脉医学的古代文献“扁鹊脉书”从长沙马王堆与江陵张家山的古代汉墓中出土;还有东汉画像石“歧伯占脉行医图”的发现;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堪称经脉医学的活化石与循经脉感觉的立体标本的“涪水经脉木人”在绵阳的古代汉墓里出土。 对经脉现象循经脉感觉的深入研究,导致了经脉医学的复活,而复活了的经脉医学实践又促成了对古代经脉医学历史的重建。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大古有歧伯、俞跗,中世有扁鹊、秦和,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暗昧。”说的是始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古的经脉医学与经脉技术,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辉煌之后,到了两汉时期,终于暗昧失传了。这里提到的歧伯、俞跗、扁鹊、秦和与仓公,便是我国古代经脉医学的大师。今天,当我们从古代经脉医学历史重建的角度与应用经脉医学复活的实践眼光去审视这些古代经脉医学大师们的时候,我们应抛弃那些陈词旧闻,挣脱历史教材的百年框框,振聋发聩,去讲述一些耳目一新的内容。或者说,沉睡千年的这些古代经脉医学的大师们,在新世纪里,伴随着经脉医学的复活而复生了。 画像石上手持石制鍉针占脉的 半人半鸟的神物便是歧伯 1958年,东汉画像石在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山出土。据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始人刘敦愿先生介绍“石上浮雕着从前未曾发现过的一种神话题材,即在带状的画幅内,一端刻着一个半鸟半人的神物(胸以上是人,胸以下是鸟),它对面是鱼贯而来的人群,人数多少不等,均作披发跪坐的姿势。神物一只手和来人为首的那个相握,另一只手则作扬举之状,或是握一短棒状物。” 那么,这位鸟医神物究竟是谁,他是春秋战国之际驰名诸侯的号称扁鹊的名医秦越人吗当然不是。 活动在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5世纪初的秦越人,始载于西汉时所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一位活生生的名医,绝无神物之类的描述。因此,不可能到了东汉反而会把他传说成是鸟医神物。刘敦愿也注意到,秦越人是个距汉代不远的历史人物;而这个鸟医神物却“和黄帝、俞跗等远古人物并列,当然是远古人物无疑。” 其实,这个鸟医神物就是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注解中提到的“轩辕时期扁鹊”。秦越人从事经脉医学,因为与轩辕时期的扁鹊相类,所以“仍号之为扁鹊”。汉书艺文志载有泰始黄帝、扁鹊、. 俞拊方,所谓“泰始黄帝”乃是假托,本来的名称应该是扁鹊、俞拊方,将扁鹊排列在俞拊之前,它的所指就是“泰始扁鹊”,也就是“轩辕时扁鹊”。 而在轩辕时期从事经脉医学的扁鹊,只能是“大古有歧伯、俞跗”之中的一位,这个人便是位居俞拊之前的歧伯。 泰始扁鹊或轩辕时扁鹊 因为双足有歧而得名“歧伯” 与医药有关的泰始或太古时期的“神人”,据传说记载,有人面蛇身或龙身人首的伏羲氏,他尝百药而制九针;有牛首的神农氏,他日尝百草而遇七十毒;而被假托为医药始祖的轩辕黄帝,则称为有熊氏。其中,没有哪一位的命名或者绰号是与“出生地”或“故里”相关的。依理,同样带有图腾崇拜特征的半鸟半人的太古神医扁鹊,他的命名也应该与“鸟”的体态特征有关。 歧,或者说是“足多趾”与分叉为二,意指鸟足。又说“歧歧飞行貌”。歧字的甲骨文构成于“止”(前行的足迹)与“支”(手持工具以操作)。伯,指部落的首领,常为年老长者而兼通医术的人。我们认为,“止”字旁的“歧”是对的,是本字;“岐”字是通假。 汉书古今人表第八中所载,也唯有歧伯之名,可见歧伯在经脉医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歧伯占脉行医图 与鍉针“按脉致气”的功用 让我们来再一次观察前述的两城山东汉画像石。被称为大古扁鹊的歧伯,他用右手握持着受术者的右手,而左手则举持着一个棒状物,这很可能就是在用石制的“鍉针”进行“一拨”(施加一点刺激)的操作而“致气”,使被称为“气”或“脉”的感觉循行现象出现,据之以“相脉”(视脉)而作出“占断”(诊断)。因而,这幅画像石应该被命名为歧伯占脉行医图。我们绘有这个歧伯“一拨占脉”的图解。所谓占脉,就是用口讲解“脉案”循经脉感觉走行路线的格局及其诊断、治疗与预后的意义。 除了上述两城山歧伯画像石之外,还有济南大观园歧伯画像石。后一块画像石上的歧伯,也就是太古 的扁鹊,他正在审视手中所持的鍉针地进行“占脉”。. 歧伯(太古扁鹊)占脉行医的神话故事失传了。但是,已知至少有7块应该被称为歧伯占脉行医图的画像石却流传了下来。 如前所述,歧伯手中所持的石针就是石制的鍉针。这个“鍉” 应读“镝”(dī)音,是拿来抵压于人体的皮肤表面上而引发出循经脉感觉用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工具。 据灵枢九针十二原,“鍉针者,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翻译成今日的语言就是鍉针的功用是按压在经脉之上,使之出现感觉循行(致气),但是却不能刺入肌肤之内(勿陷)。另据灵枢九针论,鍉针“主按脉取气,令邪出。”则说明致气或取气引发出来循经脉感觉,可以有逐邪外出的功效。这种用于按脉致气以引发出“压致循经脉感觉”的石制鍉针,在改为金属制之后,仍然保留着原来的名称直到今天。 浙江省萧山的跨湖桥遗址出土过一些木制或骨制的钉形器,骨制的钉形器由骨壁较厚的肢骨锯切精磨而成,造型圆润、规整光亮,尖部较钝,因为长期被使用而在表面呈现出一种有如玉器被长期把玩后的包浆状。据推断,这很可能是八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跨湖桥人用于按脉致气的鍉针的前身。 出于河南省新郑县郑韩故城遗址中的一枚石针,它的尾端有棱可以用为砭,头端则为钝圆,其实就是一枚石制的鍉针,与画像石上歧伯所持者完全相同。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玉针,也不能刺入人体,它的形制仍然类似于鍉针。西汉刘胜墓出土的金制针具中,有一只已经被判定是鍉针。 在灵枢与素问里, “黄帝问与歧伯曰”的秘密 在古代经脉医学时期,相关的文字资料被称作是脉书,与灸法所引致的循经脉感觉相关的名为“脉灸经”,与针法所引致的循经脉感觉相关的名为“脉针经”。后来,对于经脉感觉循行现象不再被重视,“脉针经”就被略称为“针经”。传世的古代文献灵枢的原名就是针经。 春秋末年以至于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载凡有“医经七家”,而实际上,主要是两大家,那就是扁鹊学派与黄帝学派。春秋末年,秦越人高举“轩辕时扁鹊”的扁鹊学派旗帜,这也是后人称他是扁鹊的一个原因。黄帝学派后来居上,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唐兰说“所谓黄帝之言,都是战国时兴起的。”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宽说“黄帝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到 了战国末期,则后起的黄帝学派已经逐渐取得了统领的地位。. 在“医经七家”时期,书篇(一篇文章就是一部书)的开场白必然是“黄帝曰”或“扁鹊曰”或伯高、雷公、少师、少俞“曰”。这是为了在学派论争中打出自己的旗号,也正是因为如此,方技略才有可能把天下医书按照学派分类归家。当时,扁鹊学派打出的旗号是“扁鹊曰”,所指就是“轩辕时期的扁

注意事项

本文(岐伯还是歧伯?)为本站会员(dahua)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