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敏感性问题的调查问卷设计及数理统计方法在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基层敏感性问题调查问卷设计及数理记录措施 在问卷记录成果分析中应用 云和县记录局 摘要敏感性问题调查是记录调查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首先简介目前实行敏感性问题调查难点及处理思绪与措施,接下来以对云和县记录局组织实行云和县“作风建设大评议”暨“社会满意度评价”调查活动简介为引子,对贯穿整个调查活动过程各个方面进行分析,随即将数理记录措施运用到调查记录成果中去,充足挖掘数据背后隐藏价值信息,最终提出分层弱化措施,以期从设计层面缓和目前基层开展记录调查存在“走形式、数据质量差”弊端。 关键词敏感性、随机化问答技术、明显性水平、均值检查、多元Logistic模型。 有关敏感性问题界定,理论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概括起来为在法律和社会准则容许前提下,在一定期期或一定调查目基础上调查主体为获取信息所提出让被调查者存在顾虑,不乐意配合回答或不乐意真实回答问题。在现代社会和经济现象中敏感性问题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普遍性,记录部门作为权威调查机构,在实行调查过程中应充足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提供最有说服力数据调查分析成果和信息决策征询产品。 一、敏感性问题调查意义及难点 信息社会到来伴随大量信息展现爆炸式指数增长,怎样获取以特定形式加工信息,尤其是对敏感性问题调查信息获取,并得到有价值结论和预测是非常故意义。如市场主体为抢抓市场机遇开展市场问题调查,针对性强,往往波及到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若能获得有效客户消费倾向和需求偏好,对于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长远发展将提供决策根据;记录中介机构开展波及到社会管理和民生意向问卷调查,若能消除民众顾虑,得到其真实诉求,对创新社会管理增进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建设性意义。 实行敏感性问题调查难度很大,如对“你与否服用过毒品”采用直接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往往认为这项调查不太礼貌而拒绝回答;如对“你对党委政府某项公共政策与否满意”,被调查者大多基于自我保护意识而回答满意,类似这样问卷调查,出于某种顾虑,被调查者甚至做出与实际相反回答。问卷调查成果对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生产和生活影响越来越大,调查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决策和行为。当某些敏感性问题针对调查目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时,就应当尤其注意问题提出,尤其是提问方式,在调查措施上进行某些专门设计,尽量减少敏感性,减少被调查者疑虑,从而得到较真实调查成果。同步我们也应认识到,基层被调查者文化素质和配合程度整体较差,在实行调查时,要在问卷设计简洁性上下功夫,以兼顾问卷调查实行可操作性和获取真实意见和见解有效性。 二、问卷设计中敏感性问题处理 在一般问卷设计中可以从问卷提问方式、备选答案设置以及语句措辞等方面来加以注意, 防止因问卷自身设计缺陷而使本来为“非敏感性”问题, 变为“敏感性”问题。如若确实要提出敏感性问题, 可采用如下处理措施 (一)非数学化处理 1、运用阐明性语言 在问卷开头加入某些阐明性语言,阐明调查机构与调查人员一直遵守行业准则与职业道德,对被调查者个人信息及所提供数据资料将予以保密,来减少被调查者心理防卫。如对“高中生恋爱观调查”中可在问卷开头阐明“您好, 我们是中介调查企业调查员。为理解目前在校高中生恋爱观,我们将征询您见解。请您客观陈说您观点,我们将对您回答及个人信息予以严格保密,不予外泄 感谢您支持与配合”,用这种阐明性语言向被调查者阐明我们进行是一项正规社会调查活动,无任何商业目或窥探隐私等其他目,从而到达减少心理防卫目。 2、运用转移法或解释法 转移法即采用第三人称方式提问,将本该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状况回答敏感性问题, 转移到他人做答来减少敏感度。如“许多同学在考试中都会作弊, 您懂得均有什么原因促使他们作弊嘛”,如直接提问“您考试作弊嘛”会引起其心理防卫而拒绝回答,采用转移法将被调查者视线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减少了其心理防卫从而提高答案精确率。解释法即在提出敏感性问题时申明这种行为或态度是常见,以此来拉近与被调查者距离, 如“目前许多人都患有痔疮方面问题,请问您有这方面困扰吗”,假如直接提问“您有痔疮嘛”,被调查者会由于个人隐私而拒绝回答,采用解释法让他懂得患有痔疮是许多人面对共同问题,是一种常见行为,不是他一人独有,从而获得相对对答案。 3、运用过滤性问题 过滤性问题作用类似于过滤器,即通过设置一种或一组问题作为条件以筛选被调查者,问题答案符合条件被调查者继续做答,而排除不符合条件者。 (二)数学化处理随机化回答技术 由于敏感性问题具有隐密性、可变性特点,用一般调查技术往往难以获得有效数据资料,虽然是按上述非数学化处理措施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问题敏感度,并且减少程度有限,所认为处理这个调查难题, 记录学家们做出了诸多努力,其中比较流行做法是采用随机化回答技术(英文简称为RRT),建立随机化问答模型。RRT有诸多模型,其中最具代表性是沃纳模型、西蒙斯模型。 1、沃纳模型(Warner model) 沃纳 Warner于1965 年首先提出随机化回答模型,该模型被命名为沃纳模型。其基本思想是调查人员设计两个有关敏感性调查问题,规定被调查者从中随机抽取一种回答,而调查人员不知其详细抽中哪一种问题。在这样状况下,可合适减轻被调查者心理承担,激发他们合作积极性,提高对敏感性问题回答率。调查完毕后,调查人员按数理记录措施将资料进行整顿,并根据全概率公式求得对该敏感性问题估计回答。 2、西蒙斯模型(Simmons model) 西蒙斯 Simmons 于1967年对沃纳模型进行了改善。西蒙斯模型与沃纳模型最大不一样点在于, 调查人员设计随机化问题是两个不有关调查问题,一种为敏感性问题,另一种为非敏感性问题。这样处理目是更大程度地激发被调查者合作意识,更为有效地提高敏感性调查数据质量。在实践中,西蒙斯模型运用较广。 RRT 虽然是一种敏感性局部处理措施,并已得到了广泛使用, 但也要看到由于措施自身特性有无法消除缺陷。有关敏感性问题调查,更应重视对人们心理状况研究,这启示要更多结合心理学、社会学进行研究,力争建立更好随机化回答技术模型,来提高敏感性问题调查质量。 三、云和县“作风建设大评议”暨“社会满意度评价”调查活动及记录分析 本次调查活动由云和县纪委(监察局)负责牵头,县记录局负责组织实行,根据单位职能和工作性质,将被评议单位分五类分别进行评议,合计87个单位第一组18个单位,以承担经济工作任务较重政府部门为主;第二组21个单位,以社会事业和政府服务管理部门为主;第三组24个单位,以综合、党群部门为主;第四组14个单位,以银行、保险、通信和烟草为主;第五组10个单位,为乡镇、街道。评议人包括县四套班子领导、政风行风效能监督员、县直机关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代表(小区负责人、居民代表、企业代表),每类评议人构成比例大体相近,保证较为真实反应社会各界综合意见。每位评议人按各单位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办事公正和廉洁自律、工作实效和社会影响进行评议,评议原则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别赋值100、80、60、40分,同步考虑到实际状况,另设“不理解”,不计入得分。评议成果采用百分制计分法,每个被评议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