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柳中庸听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 资源ID:54675556       资源大小:325.2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柳中庸听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柳中庸听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柳中庸听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 附答案附答案 导读【原诗】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释】①当时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 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南陲海涯。 【翻译】 那忽急忽徐、 时高时低的古筝声, 就从这 “抽弦促柱” 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耳中。秦筝声声,是人联想到秦人的 悲怨之声,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 娟啼血。 那低沉、 幽咽的筝声, 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黑夜里独坐灯前, 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忧愁,像谁家的少妇独自守立空楼, 为丈夫远出而 望月长叹。筝声本来就苦, 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南北 远离,相隔千里,两地相思。 【赏析】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 特殊动作。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 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 “抽弦”,急拨叫“促柱”。那忽疾忽徐、时高时低的音乐声,就从 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诗人凝神 地听着,听之于耳,会之于心。 “听”是此诗的“题眼”,底下内容, 均从“听”字而来。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无限秦人悲 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据秦州记“陇山东西百 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 顾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 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下面围绕“悲怨” 二字,诗人对筝声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想象和细致地描写。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象柳条拂着春风, 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 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 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 动的形象。 那柳条摇荡、 柳絮追逐、 落英缤纷、 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 仿佛呈现于读者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逼露,更加渲染 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随着 “抽弦促柱” 之声的变化, 又唤起诗人更加奇妙的联想 “谁 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上一联写大自然的景物,这一联 则写人世的悲欢,更加真切感人。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似谁家的 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啜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 伫立楼头,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独”、“空”两字,尤使画面 显得分外凄清, 增加了盼子思夫、 离愁别恨的分量。 “愁灯影” 、 “思 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 可见何等孤独,不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 何等空荡,不能不“思”。这两处倘若写作“愁灯下”、 “思离人”, 就索然无味了。这一联用暗喻,且用“谁家”、“何处”疑问句式, 不仅显得与上一联有参差变化之美,而且更能激起读者想象的翅膀, 让各人按自己的生活体验, 从画面中去品尝那筝声所构成的美妙动人 的音乐形象。 以上两联所构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摹出筝声之“苦”,使人 耳际仿佛频频传来各种惜别的悲怨之声。筝声“苦”,如果听者也怀 有“苦”情,筝弦与心弦同声相应,那么就愈发感到苦。诗人柳中庸 正是怀着苦情听筝的。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意思是说筝声本来就 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 岂不格外引起对远方亲人的 怀念“江南歧路洛阳城”,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诗人的族侄、 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 失败后,被贬窜南 陲海涯。这末二句也许是有感而发吧。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 而是借 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新颖、贴切的 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所发出的种种哀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 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 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 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发音凄苦。首联上句点出弹筝的特殊动 作,下句渲染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颔联巧妙地 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 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 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颈联写人世的 悲欢,更加真切感人。尾联意思是说,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 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岂不格外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这首描 写筝声的诗,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 而是借筝声传达心 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 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 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艺术效果。 【阅读训练】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 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 简要分析。(3 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 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 分) 3.本诗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 词,却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结合诗句赏析诗人是 如何使诗歌达到这一艺术效果的。 4.诗人说“听筝”听出了“无限秦人悲怨声”,试分析诗中都 有哪些“悲怨声”。 5、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 分) 6、 全诗是怎样表现筝声中蕴含的 “悲怨” 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7、请简要赏析本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8、颈联中“独”字与“空”字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 个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通过对“柳态” 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 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 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极 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3答案诗中运用了想象、联想、通感等手法来表现筝声,以达 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①想象、联想颔联意为听到筝声似乎看到了柳条拂着春风,絮 絮话别; 杜鹃鸟绕着落花, 啁啁啼血。 颈联意为那低沉、 幽咽的筝声, 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 为游子不归而对影悲泣; 又好似谁家 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 ②通感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如“柳态”“灯影”。 ③作者运用想象、联想、通感等手法将悲怨的乐声转化为生动鲜 明的形象,以激发读者的想象,让他们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画面中 去感知形象,感知音乐的魅力,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 果。 4①伤春惜别之情。颔联那柳条摇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 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强烈地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②思亲之情盼子思夫、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情。颈联想象白发老 母枯坐灯前“愁灯影”、红颜少妇伫立楼头“思月明”,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

注意事项

本文(柳中庸听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为本站会员(sunhongz119)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