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 资源ID:53169679       资源大小:89.6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朱敦儒的词语言清畅俚俗,多谢隐居生 活的闲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激之作。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有词 俊”之称,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资料链接 这首词是朱敦儒在靖康之难,仓猝南逃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北宋灭 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变了他们的生活,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南 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朱敦儒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词作柔美婉约。国破家亡 的残酷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课文详解 古今对译 注释 金陵Q城上西楼,倚清秋。 在南京城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乱,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人南下中原, 簪缨散, 官僚们散了, 几时收 什么时候收复国土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Q。 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① 金陵古城名,即今江 苏南京。 ② 簪缨代指达官显贵。 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 帽饰。缨是帽带。 ③ 倩(q 1 ng)请人代 自己做。 ④ 扬州即今江苏扬州, 当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 前线。 名师点评 这首词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 佛在抗议,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为抒情,格调也由舒缓变为高亢 激越。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 战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即是痛彻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最后两句是点睛之 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朗读节奏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名句赏析 1.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赏析“簪缨是贵族官僚们的帽饰,这里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乱,指靖康之 难后金人侵占中原,北宋天下大乱。簪缨散,形容北宋世家贵族纷纷逃散。“几时收 沦陷的中原何时收复呢意味深长,发人深思,表达了渴望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 愿望,同时也是对南宋小朝廷压制抗敌将士,盛行投降主义情势的愤慨和抗议。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上阕写金陵登临之所见,触景生情,引起感慨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下阕回首中原,抒发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中心思想 这首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感人至深。 写作特点 触景生情,虚实结合。这首词上阙主要通过描写景物来抒情,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 写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总体以实写为主。下阙用概括叙述与议论抒情的表达手法, 直言国事,由中原的溃败到豪族的南迁,总体以虚写为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简”。 资料链接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这是一首忆昔词。以李清照特有 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 享受。 课文详解 古今对译 注释 常记溪亭Q日暮 ,一 常常记起那次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 沉醉不知归路。 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兴尽晚回舟, 一直玩到兴尽才驾舟返回, 误入藕花。深处。 却迷途进入荷花池的深处。 争渡Q,争渡, 奋力把船划出去,奋力把船划出去, 惊起一滩鸥鹭。 一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鸥鹭。 ① 溪亭溪边的亭子。 ② 藕花荷花。 ③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 去。 名师点评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 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 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 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 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 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 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朗读节奏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名句赏析 1.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赏析“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 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 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 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 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 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 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2.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 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 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第一层(1、2句)写溪亭喝酒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第二层(3、4句)写误入藕花丛中 第三层(5、6句)写乘着酒兴奋力争渡 中心思想 这首词写的是李清照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乘着小舟,来到荷花中间,玩的很尽兴。 迷失了回家的路。抒发了作者愉悦的心情,也反映了作者早期生活的闲适与舒心。 写作特点 1. 用词简练。这首词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 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2. 描写细致入微。这首词在艺术上,完全用了一种白描的手法,景色迷人,清秀淡 雅,静中有动,语言平淡朴实,生动有趣,表现了李请照早期词引出新思,取寻常语度 入音律的艺术特色。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为本站会员(aaakkpc)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