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脾阴学说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资源ID:53167240       资源大小:100.9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脾阴学说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脾阴学说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脾脏的论治应该遵从中医阴阳学说的原则,分清脾阴、脾阳的生理功能及其各自所具有的临床 表现。由于历代医家甚少对脾阴学说进行论述,导致此理论在中医藏象学说中的内容有所缺失,同 时对疾病辨证论治的发展有所阻碍。文章通过对文献进行挖掘和梳理,对脾阴学说的源流、生理功 能、临床表现及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对脾阴学说的发展及指导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脾阴;脾阴虚;临床应用 目录 摘要1 目录1 前言2 1. 脾阴学说论浅析2 1.1. 脾阴学说的产生与形成2 1.2. 脾阴学说的理论基础3 2. 脾阴学说论浅析3 2. 1.脾阴学说的产生与形成3 2.2. 脾阴学说的理论基础4 2.3. 脾阴虚的治法5 3. 脾阴的理论研究6 3.1. 脾阴学说的源流6 3.2. 脾阴的生理功能6 3.3. 脾阴的临床表现6 4. 临床应用7 4.1.慢性萎缩性胃炎7 4. 2. 肝病7 4. 3.便秘7 4. 4,溃疡性结肠炎7 4.5.糖尿病8 4. 6.干燥综合征8 4. 7,帕金森病8 4.8.小儿厌食症8 5. 小结9 参考文献9 前言 从中医阴阳理论的角度分析,万物皆可划分阴阳。“人身有形,不离阴阳”五脏六腑也可划分 阴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故脾也可划分为脾阴,脾阳。而关于脾之阴、阳,历代 医者也都侧重于脾阳学说对于临床疾病的指导作用,而忽略了脾阴学说的重要性。至明清时期众多 医家对脾阴学说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脾阴学说得到现代医家的认可,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使该学说趋于完善,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概述如下。 1. 脾阴学说论浅析 心有心阴心阳、肝有肝阴肝阳、肾有肾阴肾阳,依此,脾亦有脾阴脾阳。人体每一脏都有阴阳 两个方面,一旦出现阴阳偏颇就会发生病变。 1. 1.脾阴学说的产生与形成 对于脾阴的论述,在明代以前的论述较少。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脾气不濡”的的提法; 难经中有“血主濡之”,濡为滋养润泽之意,泛指阴血,实指脾阴。张仲景对脾阴论治较多, 伤寒论指出胃热不仅伤胃肠之津,还能制约于脾,使脾不能正常为胃行其津液,传输它脏,致 脾不得其养,是为脾约证。麻子仁丸就是张仲景在补脾阴理论指导下拟制的一个方剂,该方有“起 脾阴化燥气为主”的作用。此方时至今日,一直为众医家宗为治疗脾阴不足,不能为脾胃传输津液, 使大肠传导受到阻而产生便秘的常用方剂。在治疗脾阴方面,还有金元时期的李东垣。有医家在谈 及脾阴虚时曾曰“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 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东垣认为脾为阴土,主司人体运化功能,能影响人体升与降、燥与湿。 故他在治疗脾阴虚方面采用补气升阳、健脾燥湿以滋化源的方法。多用升麻、柴胡、黄茂一类药物。 后世医家称其补脾胃学术思想为“补土派”。到了明清以后,阐述脾阴学说的医家越来越多,明代 张景岳,不但很重视脾阴学说的研究,并且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立了一些治疗脾胃阴虚、有较好 效果的方法,一直为各医家所应用,如理阴煎、补阴益气煎、慎柔养真汤等。还如张锡纯对脾阴虚 治疗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他善于运用山药配伍治疗脾阴证。清代吴鞠通对脾阴也有一定认识, 在论述湿传中焦时指出“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提出了外邪侵入人体,不但可以伤及脾阳, 也能伤及脾阴,在治疗时一定要引起注意。薛生白也曾曰“心阴虚则易汗,肺阴虚则多咳,肝阴 虚则火升,肾阴虚则发热,脾阴虚则便秘。”明确指出了各脏阴虚的辨证要点。清代唐容川也很重 视脾阴学说的研究。他著有血证论一书,从人体阴阳、脏腑学说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脾阴的客 观存性,在临床上也采用了濡润之品滋补脾阴方法,提出了脾阴虚、胃阴虚的辨证论治方案,补前 世医家之未备,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的脾阴学说。 总之,后世医家在前人对脾脏生理、病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医疗实践、不断的总结和 提高逐渐发展、完善了脾阴这一理论概念。 1. 2.脾阴学说的理论基础 脾主人体运化功能,这项功能由脾阴和脾阳协调一致共同完成。脾气的活动以脾阴为物质基础。 脾气可以生阴血,统摄血液而固阴,脾阴又可化生脾气。倘若脾阴不足,则脾气功能亦减弱。脾阴 有滋生血脉,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的功能。脾为仓虞之本,营之居也。脾阴虚首先 表现为营气不足,而营气又来自于胃,在脾阳的作用下,蒸其津液,化其精微,上升散布运化于周 身。 脾阴就是藏于脾中之阴津,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来。就是有形之营血、津液等体液,它是脾阳的 物质基础。如清代名医唐客川认为脾阴就是津液,是西医所述的“汁液、体液”之类。他在血证 论篇中指出“脾阴乃吾临证悟出,而借伤寒论存津液三字为据,此外固无论据也。”“谷 入于胃,有甜肉汁来注以化之,又苦胆汁入小肠以化之,以胃津合并化其谷食。”从中西医结合的 角度出发,把西医所述的各种体液与脾阴、津液联系起来,并与之类比,从而说明脾阴的实质内容, 探讨脾阴的物质基础。 脾阴学说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医家用以指导自己的医疗实践,虽然 方法不尽一致,有的用甘淡之法,有的采用甘润之法,但大多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实际上脾 阴之证在临床上表现十分复杂,如果辨证不佳,往往容易延误病情。故应在脾阴学说的总则指导下, 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机动进行治疗。气阴两虚者,可配益气之品;阴虚化热者,当滋阴清热,适 当用一些寒凉之品;湿热内蕴,热极伤阴,用甘淡之品;吐泻而渴者,配以甘酸化阴药物,可使营 气上升,精气发散。脾阴虚证,在临床上常用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尤其用于小儿疳积、营养不良, 伤及脾阴者,效果更佳。临床上还有如资生丸、六神散、大半夏汤、生脉散、玉女煎、增液汤等方 剂,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症状加减选用,也往往能取得很好效果。 2. 脾阴学说论浅析 古代医学家对人体各脏阴阳有过很多论述,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心有心阴心阳,肝 有肝阴肝阳,肾有肾阴肾阳,依此类推,脾亦有脾阴脾阳。人体每一脏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一旦出 现阴阳偏颇就会发生病变。 2. 1.脾阴学说的产生与形成 对于脾阴的论述,在明代以前的论述较少。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脾气不濡”的提法;难 经中有“血主濡之”,濡为滋养润泽之意,泛指阴血,实指脾阴。张仲景对脾阴论治较多,伤 寒论指出胃热不仅伤胃肠之津,还能制约于脾,使脾不能正常为胃行其津液,传输它脏,致脾不 得其养,是为脾约证。麻子仁丸就是张仲景在补脾阴理论指导下拟制的一个方剂,该方有“起脾阴 化燥气为主”的作用。此方时至今日,一直为众医家宗为治疗脾阴不足,不能为脾胃传输津液,使 大肠传导受到阻而产生便秘的常用方剂。在治疗脾阴方面,还有金元时期的李东垣。有医家在谈及 脾阴虚时曾曰“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 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东垣认为脾为阴土,主司人体运化功能,能影响人体升与降、燥与湿, 故他在治疗脾阴虚方面采用补气升阳、健脾燥湿以滋化源的方法。多用升麻、

注意事项

本文(脾阴学说及其临床研究进展)为本站会员(aaakkpc)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