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让一年级学生在审题中走进数学思考

  • 资源ID:53163307       资源大小:109.5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5积分 【人民币1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让一年级学生在审题中走进数学思考

让一年级学生在审题中走进数学思考 刘丽娟 [摘要]经常遇到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抱怨孩子不细心,懊恼孩子题目出错的原 因在审题不清上;一年级的老师也常常苦恼学生不能在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后再做题。 我们要寻找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方面有哪些障碍,努力找出解决这些障碍的策略,让 每位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切实地感到愉快,不断地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关键词]一年级 解读 审题 出错数学思考 多年来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如是说 家长1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大家都夸他聪明,上了小学后, 作业经常出错,考试分数也很低。 家长2简单的题目,不应该错的,把题目读给他听,立刻就明白了,怎么自己 做就不对了呢 家长3前两天刚做了一道这种类型的题目,现在题目稍微变了一下就又不会了, 是不是笨那。 家长4我们家的孩子是不是还没入真(注释入真,地方语言。意思是把全部 精力投入到某件事情上。),每次做作业也不看题目(要求)。 再听听老师们对这样的现象和家长的质疑是怎么回答的 老师1我们也觉得很可惜,这些问题课堂上他还回答过,没有发现他不理解, 考试却错了。 老师2不要着急,小孩还小,不可能像大人那样考虑全面,理解有偏差也很正 常,下次也许就不会了。 老师3这么简单的题目,哪道题我们没教过,你回家问问,还是不塌实,不认 真。 老师4可能题目要求没读,或者题目要求读后不理解。 这种现象可能每个从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老师和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遇到 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对题目的不理解,为什么一问就会,一写就错呢 是什么让孩子“学会” 了忽视 笔者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和配套补充习 题(一年级上册)做了跟踪调查,将学生因审题原因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分类,并 通过和这些出错学生面谈,记录下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原因,研究发现影响学生 数学审题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就像众多细小的声音,不断地在催眠着我们的学生, “告诉”他们什么“重要”,什么“次要”,学生在这些声音中“学会” 了选择,“学 会” 了忽视。 一、认知能力的欠缺 1. 题目的内容与识字的矛盾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 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那读题的基础就是首先要认识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共安排了 255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是129个。 补充习题第13页第4题。审题不清答错的情况有 第一种一共有(15)个盘子。 第二种一共有(2)个盘子。 第三种和第(5)盘里的合起来是5个。 按照教学进度,此时学生的语文学习仅仅在“认一认1”中接触过16个汉字。 这道题中共出现了 19个不同的汉字,其中没有一个和学生认识的16个汉字相同,也 就是说学生如果凭借一年级的识字量来完成这题是相当有困难的。这也就出现了学生 靠猜测填写的情况,一般学生会对“一”、“个”比较熟悉,这是学生上小学之前通 过看电视、看图画书等等获得的,当他看到“一共有()个盘子”,首先想到的 就是去数第一个盘子里的苹果,还有的因为认识“一共”就去数苹果的总数。如果这 道题演变成口答题,我想,不要说是已经进入小学学习的孩子了,即便是幼儿园大班 的孩子也不会存在太大问题。不是孩子理解力有问题,也不存在学生没有良好的审题 习惯,而是识字量太少阻碍了学生顺利读题,进而造成不理解题意。 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如第34页第4题的第一幅图,因为孩子不认识“颗”这 个字,就按照生活中的习惯,一串一串地数,写出来的算式就是1120 2. 插图的安排与学生经验的矛盾 新教材和以往教材相比,文字少了,图多了。而且都是彩色插图,卡通形象,最 大可能地接近孩子的视界。这样的编排出发点是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在愉悦的 状态下学习数学。那是不是学生对这些图案都很感兴趣呢它们真的符合儿童的认知 水平吗 1 学生的经验没有这样问题 补充习题第2页的第4题。在第2小题中出现了天平,我们知道,天平 的认识最早也要到三四年级。学生对天平没有科学的认识,那图中指针、托盘也仅仅 成为“跷跷板”上的点缀而已,也正因为学生的经验中没有“平衡”的概念,很多学 生无法理解两边一样高,怎么会有的重有的轻。 应该说,用天平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轻”与“重”的概念是很好的,但此时的 孩子年龄很小,知识水平较低,在他们的经验中没有这样的问题。在编写内容的时候, 更多层面上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的呈现,而较少关注学习的主体一一学生的视界。 2 学生的经验没有这样深度 大多数的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对动画片中的情节能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可是他 们小的时候大多不喜欢独立看漫画书。二者比较起来最根本的区别是一个是动一个是 静。动画片上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它能时时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吸引孩子的眼球。而漫画书上虽然在角色的塑造上注意了外观上的逼真,但它们的语 言是同时呈现在孩子的眼前,按照成人的眼光,这些语言在编排上有先后顺序,但孩 子的分析能力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前后因果关系,这就给审题带来了许多障碍。 补充习题第34页第2题的第2幅图,图的意思是想表达“树上原来有7 只小鸟,飞走了 3只,还剩下几只”由于它的三个量都是以静态的方式同步出现在 学生面前,因此有的孩子认为这幅图的意思是“飞走了 3只小鸟,树上还有4只, 原来一共有多少只小乌” 由于学生的经验没有这样的深度,他们的理解就比较单一、片面。从新课程的理 念上来说,学生这样的理解我们不应该算错,只要他能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理解的意思 就可以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实编写者的意图是想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巩 固哪方面的知识,如果这样理解会不会让知识链上少一环;其次,我们大多数的班级 都有四五十位学生,姑且不谈教师有没有时间面批,学生每天的安排也是丰富多彩, 在这样不能保证每天每人每次的面批,又如何把握评价的尺度呢 3 学生的经验没有这样复杂 学生的学习是螺旋式循环上升的,可能今天这个结论对于孩子来说是正确的,但 随着认识水平的上升,知识面的扩大,它可能就不够完善。 教科书在第48页、第50页、第54页三次出现了同一组练习给出左右两部分 量,要求写出相应的算式。第48页的要求是写出加法算式,即把左右两部分量合到 一起;第50页的仅仅在两部分之间画了一条虚线,要求就变成写出减法算式,即从 总量里去掉左边或右边的部分量;第54页的还是给出两个部分量,要求是根据左右 两边的部分量和总量这三个量的关系写出两道加和两道减。 笔者知道,教材在一年级下,学生学习了 “十几减几”这部分内容后,练习中还 会出现这组题,那个时候只要求写出两道算式一道加和一道减。如果学生写出的两 道算式都是加法或都是减法则认为是重复的。想想我们的学生,刚6岁多一些,就要 经历这样一个形成一一推翻一一再形成一一再推翻的反复过程。学生的经验没有这样 复杂,在这个是非观念还没有形成的年龄,他们感到的更多可能是困

注意事项

本文(让一年级学生在审题中走进数学思考)为本站会员(aaakkpc)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