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古埃及和印度河文明串珠研究的启示

  • 资源ID:53140795       资源大小:100.6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5积分 【人民币1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古埃及和印度河文明串珠研究的启示

古埃及和印度河文明串珠研究的启示 珠饰的考古价值①在西方很早就引起学者的注意。 19世纪以来,埃及和印度河流域都发现有大量新石器至青 铜时代的珠饰遗物和一些作坊遗迹。如英国考古学家皮特里 就非常重视埃及考古所见的各种装饰品,并在考古报告中对 珠饰辟有专门记录。上世纪40年代,夏鼐先生参与整理皮 特里收藏的古埃及珠饰并撰写了博士论文②,这也许是考古 界唯一对古埃及新石器时代至罗马时期珠饰进行通盘梳理 的专论③。印度河流域的珠饰研究在二战前也已开展起来, 以英国珠饰专家培克Horace Beck和考古学家麦凯Ernest Mackay的合作为代表④。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法、意、 美、日、印等多国考古队在印度河流域长期发掘,积累了丰 富资料,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出土遗物进行了细致的观 测、分析,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 一、国外研究介绍 1.记录 记录是研究的基础,也是起点。1928年,培克在其经 典著作珠、坠的分类和命名系统中指出,对单个珠子应 记录五点形状、钻孔、颜色、材质、装饰⑤。这其中,颜 色多与材料相关。精准的描述可利用色卡,但就满足考古研 究而言,不需要太精确⑥。装饰手法与材料性质关系密切, 尤其在金属、费昂斯、玻璃等人工材料中形式最为丰富,针 对性也较强。以下着重从形状、材质、钻孔的记录加以介绍 对形状的描述以培克的工作最为经典。此人出生于英格 兰,1924年51岁时由显微镜镜片设计师转行投入对考古出 土珠、坠饰的研究,三十年代已成为公认的珠饰专家。考古 学家常常与他合作,并附赠一两枚文物作为标本。培克后来 发表了一系列观察报告,积累了可观的藏品,去世后捐赠与 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⑦。培克面对的是欧、亚、非 从史前到近代的珠饰,并致力于建立一套能够应用于各地区 各时代的描述体系,以消除学者交流中的误会。他首先从钻 孔出发,定义了 “轴一 一通过钻孔中心的主轴、 底 钻孔两端所在面、“横剖面 垂直主轴的 面、“纵剖面一一平行主轴的最大面,以及由此衍生的 “周长” “直径” “主半径” “顶点” “纵断面”等概念, 明确了长度(即钻孔长度)、尖、脊、中部、基部等部位(图 一)。他将珠子整体形状通过横剖面度 纵剖面轮 廓描述,用四位字母与数字表示,并制定了 “型号对应的 图谱(图二)。同时,对于珠子的“长“短通过长度与 直径比加以量化,还就规则形状之外的附属构造命名了 “领” “帽” “核” “基质”等术语。培克对珠子形态的考 察,树立了以钻孔为核心的视角,描述严谨而系统。这一工 作建立了英语世界对珠饰细节形态的权威描述,统一了标准 和用词,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然而这种分割整体的描述比较 抽象,人为成分较强,若无型号对照图谱则十分费力⑧,其 实任何描述都不如反映珠饰立体形态的线图来的准确 关于材质的意义,夏鼐先生在其论文古埃及串珠中 有清晰的阐述。与培克不同,夏鼐先生面对的是埃及考古学 宗师皮特里为建立断代图谱而收集、挑选的数千组珠饰,从 史前到罗马时期,出土背景明确⑨。因此他更关注具有断代 意义的特征技术的差别。而技术受制于材质。每类材质 有其特定的制造工艺和发展道路,他由此分出硬石hard stone、软石 soft stone、上釉石质 glazed stone、 塑形珠pasty/plastic beads⑩、金属、玻璃七类表 一11。他在具体讨论中对石质的辨认精确到岩石或矿物, 但在分类中采用“组的概念。硬石、软石以能否被刀片划 动,即莫氏硬度约5. 5度为界。这样保证了分组在有限数量 之内、便于操作,且接近古人的选材视角质地和加工难 度。软石一一即硬度低的石头一一易于加工,是人类最早利 用的天然材料之一,常见的有滑石、石膏、方解石、大理石 等,常成批制作、使用。但如何使其耐久是人们需要考虑和 解决的问题,于是后来就有了加热、上釉等工艺。硬度高的 石头不易加工12,但美观醒目,多单独加工、作为坠饰。将 石珠按硬度划分、分别考察,是20世纪下半叶欧美学者在 探讨石珠工艺时的普遍做法13 钻孔是成形之外最能体现工艺技术的,孔形反映钻孔方 法和工具,历来为研究者所关注。培克根据钻孔技术和位置 列出了十一种钻孔形态14,夏鼐则纯从技术角度考察,只 讨论单个钻孔情况,将形态增补整合为九种15 (图三)。孔 形与珠子材质有关。对于硬石来说,早期往往采用啄钻,孔 型如沙漏状、开口较大;后期用砂辅助管钻,钻孔趋于竖直, 是工艺进步的反映。对软石来说,钻孔不是大问题,从一开 始就基本是竖直的16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利用硅酮材料 为钻孔翻模,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使钻孔的观察和研究有 了突破性进展。美国正畸齿科医生戈雷利克(L. Gorelick) 是近东滚印的收藏家和研究者。他与医学博士格威内特(A. J. Gwinnett)在研究牙齿矫治器对牙釉质表面影响时获得 灵感,将这种能有效观察粗糙表面形态的方法引入文物研究 17,对私人和博物馆收藏的近东、中亚、埃及的各类珠饰进 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通过钻孔翻模表面的微痕差异来辨识 不同材质的钻具,在实践中识别出石钻、金属(铜)钻、钻 石钻具18。此法为后来史前南亚考古学家发扬光大19 (表 三) 2.研究 1)夏鼐先生与古埃及珠饰研究 在夏鼐先生之前,埃及考古学家在田野报告中对珠饰的 记录和分类20,以及化学家卢卡斯对材质和工艺的总结一一 包括化学分析和文献目录21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夏 鼐先生认为,珠饰的外形与陶器不同,它们有的外形相似, 有的较随意,而技术才是更可靠的时代判断依据。他首先按 材质将珠饰分为七组(group),每类材质按装饰有无分成两 个亚组;再根据制法进行二级分类 “系(family)和 第三级分类(class)o论文中没有罗列具体的分组方案,而 是叙述考察所见与量化统计;而后再按时代,介绍各种材质 珠饰的出土情况,各材质珠子的钻孔、形态比例,出土位置 (用途)、串缀情况等。随后又讨论了各种现象背后的社会 历史原因、技术发展、资源控制变化、交流范围的伸缩、外 来人群引入的偏好等。该文对古埃及珠饰的发展历程作了概 括性介绍,可以看出如下特征(1)早期珠、坠 饰材料主要是鸵鸟蛋壳和软石,包括石膏、滑石等。软石珠 一般为圆片或短柱状。夏鼐先生认为,这类珠子常成批制造。 粗成形后钻孔、切片、再成串打磨。相比之下,骨珠并不多, 特征是用鸟类或小型哺乳动物肢骨,利用天然孔洞,故珠孔 大而不圆。有些误认为是“骨珠的,实为蚌珠或上釉滑石 珠22 (2)石质种类多样。古埃及石质品丰富,珠饰亦取材 于多种石质,而且很早就出现了一些硬度较高的石坠饰。硬 石一直以肉红石髓为主,石榴石、紫水晶、长石、绿松石也 很常见,青金石来自东方。与软石加工不同,硬石均单个打 磨23 此外,还有一类上釉石珠,始见于巴达里安文化时期 (Badarian Culture) 24,为施釉术在埃及出现之始。其内 芯最初主要为滑石。加釉后不仅可以得到人们喜爱的蓝、绿 色,还可像硬石一样耐久。其工艺的关键是施釉。上釉石珠 内核不论是软石还是硬石,

注意事项

本文(古埃及和印度河文明串珠研究的启示)为本站会员(aaakkpc)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