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所得,所思,所做,所感

  • 资源ID:53140661       资源大小:88.9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所得,所思,所做,所感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所得,所思,所做,所感 吉林省延吉市进学小学张玉慧 刚刚步入品德与社会学科,对其如何教好这门学科,还处在一个学习和摸索 的阶段,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 了很大的转变。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是老师展示才艺 的平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自始至终施行的是“满堂灌”和 “填鸭式”教学,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严重制约了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 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 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相互 合作,相互学习的过程。并且,我在学习,听课,实践的的过程中,还发现我们 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一、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 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 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 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 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 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 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 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 “是不是,二“对不对 ”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 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 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 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 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 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 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 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 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 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但不能简单形式化。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 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到采 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是, 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 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 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 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 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究竟对学生有益还是有害因此,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 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搞合作学习,必然有害 无益。 二、过分偏重“赏识教育”,忽视科学客观评价 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 保护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绝对化倾向。我们见到有的品德课课堂,只要 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便脱口而出,一概以“棒棒,你真棒” “对”“不错” “棒极了”或赞许的掌声笼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模糊概念不置可否,不予纠 正,不敢对学生说“你答错了”,不敢划“X”,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 了一些“爱迪生”。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小红花、小五星不断发放。这 样表面上的赏识,激励作用值得怀疑,恐怕只能使学生变得浮躁,对表扬的功利 性产生依赖,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 “温柔杀手”。 激励不等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教育需要赏识,同时也需要“警示” 和恰当的“惩罚”。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 缺少恰当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其激励作用很可能是盲目的、无效的, 甚至是负面的。因此,在学生有了最起码的理性批判能力后,少一点无原则的肤 浅表扬,多一点赏识和批判并举的深层次改进建议,对学生是有益无害的。 三、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引领游离旁落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程改革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但 一种新教育观念像时尚一样进入课堂时,“突出学生主体”的理解容易被表面化、 片面化,有的甚至以一节课学生发言的时间来衡量教师是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 的思想。 “学为主体”原本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的心心 相印,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思维上的碰撞和交流。实现这种默契的最关键因素 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课堂教学各环节、各要素间的有效协调,形成一种教学活力。 但在实践中不难看到,有的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忽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课堂成为学生游离目标,牵强附会、不得要领的表演场,教师和学生都在手舞足 蹈,听之任之甚至容忍奇谈怪论,看似尊重学生个体的背后折射出了新课堂的种 种隐患。 教师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 地、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个人见解。但强调多 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引领作用的游离和旁落。 四、过多依赖“情境生动”,形式超越主题目的 生动的教学情景能为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给课 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但个别教师的过多精力用在如何让课堂气氛“情境生动”上, 一节课下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着课堂,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图文 并茂,热闹非凡,大有越俎代庖之势,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但效 果究竟如何呢 一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不是自始至终要高潮和精彩,也不必是现代教育 技术集中展示。一堂好课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留给学生什么样的思考、启 示、体验和回味只有形式、手段服务于内容和目的,才能让生动的情景激发学 生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 其实,赞同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 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同时还要养成良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 活的情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学 习,加强理论修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教材内容大多取自日常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四年级第1单元 由购物想到的让学生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 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 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 品的能力。 其中主题二“买东西的学问”识别包装上的信息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初 步学会

注意事项

本文(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所得,所思,所做,所感)为本站会员(aaakkpc)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