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唐代音乐浅谈

  • 资源ID:53139399       资源大小:88.0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唐代音乐浅谈

音乐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不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六经” 诗、书、礼、易、春秋和乐经中,还是在周礼所言的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乐”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历代皇朝对音乐都 很重视。 唐皇朝对音乐的重视程度更是达到极致,他们认为“乐者,太古圣人治情之具也。人有 血气生知之性,喜怒哀乐之情。情感物而动于中,声成文而应于外。圣王乃调之以律 度,文之以歌颂,荡之以钟石,播之以弦管,然后可以涤精灵,可以祛怨思。施之于 邦国则朝廷序,施之于天下则神祇格,施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施之于战阵则士民勇。” (旧唐书志第八音乐一)基于这一认识,唐代各个时期的当政皇帝都很重视音乐的 作用。武德九年,唐高祖命孝孙修定雅乐。至贞观二年六月奏之。当时,御史大夫杜 淹认为“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 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由也。”唐太宗则 曰“不然,夫音声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悲欢之情, 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闻之则悲耳,何有乐声 哀怨,能使悦者悲乎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 必不悲矣。”尚书右丞魏徵亦言“古人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 云乎哉 乐在人和,不由音调。” 唐代在朝廷对外对内的大小事务中广泛使用音乐,因应不同的场合、不同事务,使用 不同乐曲和表演方式。贞观二年,孝孙奏请太宗。“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为大 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按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 二和之乐,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调。祭圆丘以黄钟为宫,方泽以林钟为宫,宗庙以太 簇为宫。五郊、朝贺、飨宴,则随月用律为宫。初,隋但用黄钟一宫,惟扣七钟,馀 五钟虚悬而不扣。及孝孙建旋宫之法,皆遍扣钟,无复虚悬者矣。祭天神奏豫和 之乐,地祇奏顺和,宗庙奏永和。天地、宗庙登歌,俱奏肃和。皇帝临 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 奏政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元日,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 郊庙俎入,奏雍和。皇帝祭享酌酒、读祝文及饮福、受昨,奏寿和。五郊迎 气,各以月律而奏其音。又郊庙祭享,奏化康、凯安之舞。周礼旋宫之 义,亡绝已久,时莫能知,一朝复古,自此始也。”(旧唐书志第八音乐一) 通典乐典乐一中之乐序有“夫音生于人心,心惨则音哀,心舒则音和。然人 心复因音之哀和,亦感而舒惨,则韩娥曼声哀哭,一里愁悲;曼声长歌,众皆喜件, 斯之谓矣。是故哀、乐、喜、怒、敬、爱六者,随物感动,播于形气,协律吕,谐五 声。舞也者,咏歌不足,故手舞之,足蹈之,动其容,象其事,而谓之为乐。乐也者, 圣人之所乐,可以善人心焉。所以古者天子、诸侯、卿大夫无故不彻乐,士无故不去 琴瑟,以平其心,以畅其志,则和气不散,邪气不干。此古先哲后立乐之方也。”音乐 舞蹈本体现人之哀、乐、喜、怒、敬、爱。人有雅俗,故其哀、乐、喜、怒、敬、爱 亦当有雅俗。战国策魏策四唐雎不辱使命有“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 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 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楼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 五步,天下编素,今日是也。庸夫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士之怒则如专诸、 聂政、要离。因哀、乐、喜、怒、敬、爱有雅俗,故其表现于人前亦各有异矣。 夫乐本情性,泱肌肤而藏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春秋时,陈公子 完奔齐。完,陈厉公子,即敬仲也。庄二十二年遇难奔齐。陈,舜之后,韶乐在焉。 故孔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 美之甚也。”通典乐 典乐一此乃高雅音乐之效用也。圣人尚且如此感动,况吾辈凡胎俗骨乎。 然,“周道始衰,怨刺之诗起。王泽既竭,而诗不能作。乐官师瞽,抱其器而奔散于诸 侯,益坏缺矣。”通典乐典乐一“周衰政失,郑卫是兴。秦汉以还,古乐沦缺, 代之所存,韶武而已。”“自周、陈以上,雅郑淆杂而无别,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 至唐更曰,,部当。”(唐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 部。立部伎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 元乐、圣寿乐、乐圣乐,凡八部。坐部伎有宴乐、长寿乐、天 授乐、鸟歌万寿乐、龙池乐、破阵乐,凡六部。)唐高祖时,孝孙定 乐,制十二和,以法天之成数,号大唐雅乐一曰豫和二曰顺和, 三曰永和,四曰肃和,五曰雍和,六曰寿和,七曰太和,八曰 舒和,九曰昭和,十曰休和,十一曰正和,十二曰承和。而“所 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 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大食角、 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七角;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 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为七羽。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则益浊,上则 益清,慢者过节,急者流荡。其后声器浸殊,或有宫调之名,或以倍四为度,有与律 吕同名,而声不近雅者。”(旧唐书志第十二礼乐十二)其实这雅俗亦相对而言, 如只凭钟鼓与丝弦而定雅俗自是有失偏颇,当然于此处之俗亦非庸俗之俗,亦只是庙 堂与乡野民间之别也。“丝有琵琶、五弦、箜篌、筝,竹有罄篥、箫、笛,匏有笙,革 有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土则附革而为靴,木有拍板、方响,以体金 应石而备八音。倍四本属清乐,形类雅音,而曲出于胡部。复有银字之名,中管之格, 皆前代应律之器也。后人失其传,而更以异名,故俗部诸曲,悉源于雅乐。”(新唐 书志第十二礼乐十二)故这雅俗亦不怎么明显区分了。 唐代音乐表演大都集器乐、歌、舞于一体,故后世研究者基本上将其归于“唐大曲”, 研究唐代音乐基本上也是以“唐大曲”为主。 大曲乃中国古代大型乐舞套曲,尤指汉魏相和歌、六朝清商乐、唐宋燕乐的大曲。它 们几乎都是兼有器乐演奏的大型歌舞曲。因此,通常所说的大曲亦即大型歌舞曲。 乐府诗集云“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辞者其歌诗也,声者若羊吾夷伊那何之 类也,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亦犹吴声西曲前有和,后有送也。”关于其结构, 宋沈括之梦溪笔谈、陈昉乐书、王灼碧鸡漫志各有不同说法。唐大曲的 结构比较庞大,有二十几段,三十几段甚至五十几段的。一般认为典型的大曲可分三 大段一段乃序奏,无歌、不舞,称“散序”;二段乃以歌为主,称“中序”或“拍序”;三 段乃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称“破”。最早的大曲是汉代相和大曲,其源于商 周时的大型乐舞。相和大曲,汉魏的相和大曲,主要是一种兼有器乐演奏的歌舞曲。 也有部分声乐曲和

注意事项

本文(唐代音乐浅谈)为本站会员(aaakkpc)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