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精品]古生物地史学复习资料大全

  • 资源ID:53133759       资源大小:95.4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精品]古生物地史学复习资料大全

古生物学 1什么叫化石 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生命活动的遗迹以及生物成因 的残留有机物分了 2什么叫标准化石 能确定地质时代的化石。标准化石应具备时限短、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泛、特征 显著等条件。(时限短则层位稳定,易识别;分布广则易发现,利比较) 3什么叫化学(分子)化石 指地质体中那些来自生物有机物的分了它们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稳定 性,虽受成岩、成土等地质作用的影响,没有或较少发生变化,但基本保存了原始生物生化 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物母质的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生物学意义的有机分了) 4印模化石与印痕化石如何区别 印痕化石是生物遗体(主要是软体部分)因陷落在西碎屑沉积物或化学沉淀中所 留下的印痕; 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化石和内模化石两利,。外模化石是生物遗体坚硬部分(例如贝 壳)的外表面印在围岩上的印痕,能够反映原来生物的形态构造特征,内模化石是壳体的内 表面轮廓构造留下的印痕,能够反映该生物的内部形态及构造特征 5化石的保存类型 实体化石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 模铸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生物体的印模和铸型。 印痕化石生物软体在围岩上留下的印痕。 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 外模生物硬体外表面在围岩上的印模。 内模生物硬体内表面在围岩上的印模。 核化石生物硬体所包围的内部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形成 的化石。 内核 外核 铸型化石原壳体被全部溶解后,沉积物在原空间再次充填形成的化石。 遗迹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 (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分子化石) 化石按照其保存特点可分为实体化石(山古生物遗体保存下来的化石)其又分为 不完整实体(生物遗体被掩埋后,仅由生物硬体部分经历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石化作用 后才形成的化石)和完整实体(生物的全部遗迹及生物的软体部分和硬体部分未经明显变化 大体呈原来状态保存下来的化石);模铸化石(不是生物遗体本身形成的化石,而是生物遗 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各种印模和铸型)其又可分为印模化石、印痕化石、核化 石、铸型化石;遗迹化石(也称为痕迹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各类生物生命活动时留下的痕 迹和遗物);分子化石四类 6化石的形成条件1生物本身条件 2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 3埋藏条件 4时间因素 5成岩条件 7 “化石记录不完备性”的原因 化石的形成和保存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一种动力学过程只要化石在地层内没有 被挖掘出来,这种过程就没有终止。在地层中没有被发现出来的化石它们依然受着变质作用、 风化作用等各种地质作用的控制,还可能遭受破坏。因此,严格的化石形成和保存条件,是 化石记录具有不完备性的原因 8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在距今约5.3亿年前一个被称为寒武纪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突然涌现出各种 各样的动物,它们不约而同的迅速起源、立即出现。节肢、腕足、蠕形、海绵、脊索动物等 等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来了个“集体亮相”,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 同时存在的繁荣景象。这就是至今仍被国际学术界列为“十大科学难题”之一的“寒武纪生命 大爆发”。 9优先律一生物命名法中一条重要原则是优先律,即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 植物命名法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老师课件描述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 或植物命名法规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 10双壳动物与腕足动物硬体的主要区别 1单瓣壳腕足动物(两侧对称)双壳动物(两侧不对称) 2双瓣壳腕足动物(大小不等分背、腹)双壳动物(大小相等分左右) 3对称面腕足动物(垂直于两壳的结合面)双壳动物(位于两壳结合面上) 4固着构造腕足动物(肉茎孔)双壳动物(足丝凹缺) 5齿和槽腕足动物(分别在不同壳上)双壳动物(在同一壳上间列) 11三叶虫的面线类型及其特征 三叶虫的面线是指通过眼和眼叶之间切穿颊部的狭缝。其有后颊类面线(后支在 颊角之内)、前颊类面线(后支在颊角之前)、角颊类面线(后支切于颊角)、边缘式面线(有 的三叶虫无面线,有的在头甲边缘)四种类型 12根据头甲与尾甲的大小关系,确定尾甲的类型 小尾型(尾甲极小) 异尾型(尾甲小于头甲) 等尾型(尾甲与头甲大致相等) 大尾型(尾甲大于头甲) 13介绍三叶虫的背甲构造 三叶虫头甲构造形状多呈半圆形,中间隆起部分为头鞍和颈环,其余扁平部分称颊部。 三叶虫背甲构造 成分以碳酸钙和磷酸钙为主,质地坚硬。 形态背甲呈长卵形或圆形,通常长3-10cm,最小不及5mm,最大可达70cm ,从结构 上可分为头甲、胸甲和尾甲。 三叶虫尾甲构造多呈半圆形或近三角形、由若干体节愈合而成,少则1节,多达30节、 中央为尾轴,两侧为肋部、肋沟较间肋沟深而宽、边缘宽窄不一,有时具有各种尾刺。 14判断笔石枝生长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的依据 有许多胞管连接可构成笔石枝正笔石目的笔石枝生长方向各有不同。以胎管尖 端向上,口部向下为准。凡下垂式,下斜式和下曲式的笔石体,笔石枝彼此以腹侧相向,反 上斜式和上曲式的笔石体,则以背侧相向 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为基准,可以分为七种类型下垂式、下斜式、下曲式、平伸式、 上斜式、上曲式、上攀式。 15正笔石的十种胞管类型及其特征 1. 均分笔石式胞管直管状。 2. 单笔石式胞管外弯呈钩状。 3. 卷笔石式胞管外卷呈球状。 4. 半耙笔石式胞管向外扩展,大部分孤立,呈三角形。 5. 耙笔石式呈全孤立耙形。 6. 纤笔石式胞管腹部呈波状曲折。 7. 栅笔石式胞管强烈内折,具方形口穴。 8. 叉笔石式胞管口部向内转曲。 9. 瘤笔石式形成背褶,口部内转,腹褶弱。 10. 中国笔石式形成背褶及柱状腹褶。 16笔石的生态及地史分布特征 生态 1生活方式树形笔石类大部分为固着生活,其它各类笔石大都是浮游生活。 2生活环境滨海、陆棚边缘到陆棚斜坡等海域。 3保存岩性可以保存在各类沉积岩中,但以页岩为主,尤其黑色页岩。 地史分布特征 1始现于中寒武世。 2寒武纪以树形笔石类为主。 3奥陶纪正笔石类极盛。 ・4志留纪开始衰退。 5早泥盆世末正笔石类绝灭。 6树形笔石目的少数分子延续到早石炭世绝灭(笔石完全绝灭)。 17笔石页岩相 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 栖生物化石。一般反映了还原条件下的滞流台槽、较深海和深海环境,水体宁静、海底缺氧, 多H2S气体和黄铁矿,底栖生物无法生存,只有漂浮于水面的笔石死后下沉,又无其它生 物吞食,故而得以大量保存。该相是奥陶纪和早志留世普遍存在的生物相。因此黑色笔石页 岩成为指相标志,这对恢复古地理、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18蜓类的地史分布特征 1早石炭纪晚期蜓类刚出现,个体微小呈透镜型或圆盘型肉眼不易识别 2中石炭纪时期个体稍大,起先以透镜型居多,后出现球形、粗纺锤形。旋脊较 发育 3晚石炭纪时期个体增大,隔壁褶皱趋向于强烈旋脊趋向退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古生物地史学复习资料大全)为本站会员(aaakkpc)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