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1年高三上学期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资源ID:53130980       资源大小:105.6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021年高三上学期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翻译古文正如同翻译外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如果说翻译外文是缩短 一国人与他国人的空间距离,让不同国度的人不出国门便可见面晤谈,那么翻译古文则是填 平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时间沟堑,让现代读者通过译文与相隔千百年的古代作者进行对话。当 年苏曼殊曾为他的汉译英诗集取了个名字叫“文学因缘”,不禁让人想到一句俗话“千里姻 缘一线牵”,翻译充当的角色就仿佛文学因缘的月下老人罢 古文今译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据说,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曾把殷周时代古 奥的档案文册改写成明白流畅的汉代语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有人开始用白话文改写文 言文。时光流逝,语言变易,阅读中的语言障碍造成理解的困难,这在中外都一样。尚书到 了唐代,人们已觉得“佶屈瞥牙”;就是十六七世纪的莎翁剧作在三四百年之后的观众看来, 也有些古怪拗口。所以,如果不加注释或翻译,大概会有不少读者被语言障碍拒之门外,不能 进入古代人的心灵世界,就好像面对粮仓却没有钥匙的人一样,空守着粮食却饿肚皮。 毫无疑问翻译是必要的,可是,翻译并不容易。译文很难达到逼肖原作的水平,虽然翻译 者都很想使译文成为原文的镜子,“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除了左右相反之外纤毫不差,但翻 译者打造的这面镜子总不可能没有一点走形,更不消说在拙劣的匠人手里还有成为“哈哈镜” 的危险。唐代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一诗里曾好心地替翻译者抱不平,他说“勿谓 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不过翻译毕竟不是自由写作,原文对于译者总是一重束缚又是一把验 尺,所以即使是最好的翻译者面对原文,也不敢拍胸口打包票,保证译文完全传达了原文的精 神,恢复了原文的旧貌;更不消说面对的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篇佳作,译者就更不能保证译文 如同原文一样有神韵妙味了。这里原因很多,撇开翻译者水平的差异不说,大概首先是古今文 化的时代差异。古人生活在业己消逝的历史之中,时间已经带走了他们的精神、情感、习俗。 虽然翻译者可以通过阅读去体验这种历史氛围,通过译文来重现这种历史风貌,但毕竟逝者 如斯夫,再好的译者也不能重构历史的真实,而只能部分地还原与逼近真实的历史。即使加上 说明,加上注释,也难以完全凸现原文中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情趣。其次是古今语言的时代 差异。古人用那个时代的语言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文学范本,而我们却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去追 踪和复述它的用意与内容。仅仅是语言构成的差异就使我们为难,因为精密严整的白话和自 由灵动的文言毕竟不大一样;更何况还有一些原文中典章、器物、习俗、礼仪的术语早已消 失,翻译者不得不花很多话语去解释;还有文言特有的节奏、韵律、气脉、风味在白话中无 法复现,翻译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去模仿。所以,在原文和译文的“转运”过程中,难免颠簸磕 碰得失真或走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翻译者在原文面前总是一事无成,好的翻译有可能使原作“投胎转 世”到译文中来,尽管同样有些失真”或“走样”,但臻于化境的译文可以补偿”这些损失。 不过,这需要翻译者对古文有透辟的理解,对白话有娴熟的技巧。 (选自作壁上观一一葛兆光书话,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翻译如同月下老人,它帮助读者和作者进行对话,在两者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B. 面对前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少了翻译的牵线搭桥,后代读者必然会感到难以理解。 C. 对译者而言,原文一方面制约并限定翻译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检验翻译优劣的标准。 D. 只有对文言有精深的理解且能熟练地运用白话文,才有可能较好地传达原文的精神。 2. 下列有关古文今译的表述与文章不符的一项是(▲ ) (3分) A. 翻译者掌握运用古文与今文的水平有差异,个人能力有局限,这会影响到翻译的水平。 B. 古今文化具有时代差异性,翻译者可以间接地体验历史,却没法完全重构历史的真实。 C. 古今语言的时代差异,使我们不易去追踪和复述古人创造的文学范本的用意与内容。 D. 文言文特有的节奏、韵律、气脉、风味,这在白话文中只能通过模仿的手段加以复现。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溟硕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第一段将古文翻译与外文翻译相联系,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其不同的特点,强调 古文翻译可以穿越时间,拉近古人今人距离。 B. 文章第二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司马迁改写殷周档案和20世纪前期用白话文改写 文言文等例,说明古文今译的现象早已有之。 C. 文章第三段使用比喻论证,将翻译者的译文喻为镜子,说明翻译没法达到和原文严丝 合缝的效果,拙劣的翻译甚至可能发生变形。 D. 文章第三段引用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两句,为 翻译工作者辩护,译经之僧也可兼为文章高手。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B (3 分)2. D (3 分)3. A (3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广3题。 儒家的“天人合一”(合天人)的观念将会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有意义的 思想资源。对于如何了解“天人合一”思想,朱熹有段话很重要,他说“天即人,人即天, 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 “天 人初产生时,虽然得之于天,但是一旦有人,“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即 “人”对“天”就有了责任。“天人合一”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模式,它要求人们不能把 “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破坏“天”就是对“人” 自身的破坏,“人”就要受到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学说认为,“知天”(认识自然,以便 合理地利用自然)和“畏天”(对“自然”应有所敬畏,要把保护自然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 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 生不息的刚健大流行;“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 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自然)的恩惠。所以“天人合一”思想要求“人”应担当起合理 利用自然,又负责任地保护自然的使命。“天人合一”这种思维模式和理念应该说可以为解 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某些有意义的资源。 “人我合一”(同人我)的观念将会为解决“人与人(社会)”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 的思想资源。“人我合一”是说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 为什么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道 始于情。”人世间的道理(人道)是由情感开始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出发点。孔子的弟 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的品质由何而来呢中庸引孔子的话 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 的。但孔子的儒家认为“仁爱”不能停留在只是爱自己的亲人,而.应该由“亲亲”扩大到 “仁民”以及“爱物”。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高三上学期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为本站会员(aaakkpc)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