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国际投资论文

  • 资源ID:52698575       资源大小:23.0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5积分 【人民币1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国际投资论文

说明 该样本仅具有格式示例意义,因此,未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审核修订,仅供参考。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探讨文献综述 摘要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引起了国际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化分析、探讨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将对发展跨国经营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本文仅对学术界公认的和比较有影响的传统理论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前沿进行引述。但为了深化地了解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进程,文献涉及又较为广泛,主要是国内外学者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核心理论以及发展的探讨成果,主要参考了国际贸易、经济评论等核心刊物,还查阅了大量的国外关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方面划时代的著作。 关键字要素禀赋、跨国公司、国际干脆投资、垄断优势、内部化 20世纪60年头以前的国际干脆投资理论探讨尚未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淌理论中独立出来,往往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来说明国际干脆投资。60年头初,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ymer)领先向传统理论发出挑战,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不久,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刺激了对跨国公司的种种理论探讨。从今,跨国公司的学术探讨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探讨对象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一、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对外干脆投资理论的先驱、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干脆投资的探讨中,首次对传统理论提出挑战。并由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等学者加以完善,发展成为探讨国际干脆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理论,即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一种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依据企业特定垄断优势开展对外干脆投资的理论,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分析。该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外国公司能够凭借其拥有的来自生产隐私、技术、管理以及规模经济等方面垄断优势同当地企业进行有效地竞争。 随后,金德尔伯格将市场不完全作为企业对外干脆投资的确定因素。正如金德尔伯格所说“干脆投资的兴盛必定是因为存在着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或是存在着造成市场分割的政府或企业对竞争的某些干预”。他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几种形式产品市场不完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和政府的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扭曲。 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淌导致对外干脆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学问资产和技术优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邓宁和拉格曼(Dunning Rugman, 1960)在在国外干脆投资理论中海默论文的影响一文中也曾指出,海默的博士论文最大的贡献在于脱离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开创了以产业组织结构理论为基础的跨国公司分析。但沿用静态分析方法的垄断优势理论也有肯定的局限性,它无法说明为什么拥有独占性技术优势的企业肯定要对外干脆投资,对于企业为什么不实行商品干脆出口,或转让特许权的方式到海外扩展,垄断优势理论也没有做出说明。垄断优势理论也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特殊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干脆投资。 在海默提出垄断优势理论之后,大量的西方学者参加到这一领域的探讨中来,其中不少学者对垄断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较为突出的有约翰逊(Johnson,1970)在跨国公司的效率和福利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学问资产论,凯夫斯(Caves,1971)在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中提出的产品特异论,尼克博格(Knickerbocker,1973)在垄断作用与跨国公司一文中提出的寡占反映论。 二、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为探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之间的关系,在波斯纳Posner, 1961提出的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美国哈佛高校教授雷蒙.维农Vernon, 1966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以美国状况为例,首次提出了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经威尔斯Louis T. Wells和赫希哲(Hirsch)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维农运用微观经济观念产品生命周期说明宏观的经济现象,即战后美国跨国公司的国外行为。该理论在说明拥有特殊优势的企业为什么要干脆投资方面有重要贡献。利用Posner1961早期的一些探讨成果,维农认为美国企业的竞争或独占优势特殊是他们创新新产品和程序的实力取决于美国的天资和市场的结构和模式。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3个不同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作为一种投资理论,它揭示了对外干脆投资的动因和基础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特殊优势,而且还取决于企业在特定东道国所能获得的区位优势,而且只有这两方面优势的结合,才能使干脆投资最终发生,并给投资者带来利益。这一探讨对后来折衷理论的兴起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该理论是对美国企业在特定时期对外干脆投资实证探讨的结果,所以其结论缺乏普遍意义,并且对当今很多国际干脆投资行为也不能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说明。另外,近些年,跨国公司RD国际化日趋明显,跨国公司在市场经营上逐步打破了国家的界限,服务于一个统一的全球经济战略,这种新趋势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 维农Vernon, 1974在经济行为的区位一文中,引入国际寡占行为来修正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周期重新分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成熟的寡占”和“老化的寡占”3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跨国公司依据不同类型的进入壁垒来建立和维持其垄断地位,进入壁垒对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经过修正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仍没有从根本上克服上述不足和缺陷。 三、内部化理论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 20世纪70年头中期,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 J. Buckley)和卡森(Mark O. Casson)在合著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将来一书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并由加拿高校者拉格曼(Rugman, 1981)在著作跨国公司的内幕中进一步加以发展。该理论仍旧以市场不完全为假设,但它强调的是市场不完全如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企业内部运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缘由。 内部化理论的出现标记着西方对外干脆投资理论探讨的重要转折。较之垄断优势理论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他们同样以市场不完全性作为理论起点,但内部化理论划分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市场不完全性的区分,并把自己的理论基点放在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性上。因此,该理论更接近国际生产过程的实际。而且,海默与维农等人从市场结构来探讨发达国家企业海外干脆的动机与确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转向探讨各国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组织形式。内部化理论同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同时适用于国内、外。 但是内部化理论不能说明对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投资论文)为本站会员(17883271353)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