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湖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回灌井成井质量检验、运行记录表、回灌试验要求

  • 资源ID:52693818       资源大小:3.40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20积分 【人民币2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湖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回灌井成井质量检验、运行记录表、回灌试验要求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湖北省水文地质条件 A.1地形地貌 湖北省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一洞庭湖平原,呈三面高陡,中间低平,向南尚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分别占全省面积的55.5、24.5 和20。东北部桐柏一大别山和东南部的幕埠山分水岭基本与省界相重合。 A.2水文 湖北省绝大部分属于长江流域,仅北部局部地区属于淮河流域。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汉江自西北入境后,呈东南流向在武汉市汇入长江,中小河流或南或北顺地势汇入长江、汉江,形成以长江、汉江为轴向的向心水系。湖北省中部及沿江地带地势较低平开阔,河网交错,大小湖泊星罗棋布。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平方千米。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A.3区域地质 湖北省出露着元古界一新生界的12个系、19 个相当于系或统的岩群,共划分为205 个组级地层单元。除缺失上志留统上部与下泥盆统下部外,其余地层发育良好、层序完整、沉积类型众多。湖北省地跨秦岭褶皱系、扬子准地台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秦岭皱系主要分布变质岩、岩浆岩;扬子准地台主要分布沉积岩。 湖北省地层发育较齐全,除缺失上志留统和下泥盆统外,从太古界至新生界皆有分布。以青峰和襄广断裂为界,其北主要为变质岩,其南主要分布沉积岩;岩浆岩于鄂西、鄂西北、鄂东南,特别是鄂东北和鄂东,均有分布;第四系松散松软堆积物于江河河谷中皆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江汉盆地和南襄盆地。 A.4水文地质条件 省内根据地下水赋存的含水介质情况、储存和运移的空间形态特征,省内地下水可归结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等四种基本类型。 A.4.1松散岩类孔隙水 赋存于松散堆积物的孔隙中,遍布我省平原岗区,面积5470 km2。可划分4个含水岩组。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岩组 分布于江汉平原河流一级阶地或河漫滩、心滩,面积3870km2。含水岩组主要由全新统砂砾石组成,含水层厚3m10 m,水位埋0.5m5m,民井单井涌水量小于100 m/d。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 覆于全新统孔隙舍水层之下,面积22830 km2。含水层岩组由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砂、砂(卵石组成,含水层上部有儿米至儿十米的粉质粘土组成隔水顶板。舍水层厚度变化较大,平原腹地可达百余米,边缘10 m15 m。总的趋势是腹地厚,边缘薄;西部薄,东部厚。含水层顶板埋深5m~15 m,水位埋深0m7m,铅孔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m3/d。 第四系中更新统粘土层孔隙裂隙承含水层岩组 分布于鄂北岗地岗状平原区,面积3582.2km2。含水岩组由中更新统黏土组成,一般厚20m50 m,地下水赋存于土体孔隙裂隙中,民井单井涌水量一般为0.3 m3/d1.60 m3/d。 上第三系半胶结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含水层岩组 主要分布于江没平原和南襄盆地面积12761km2。含水岩组由半固结的砂岩、砂研石岩组成。含水层水位埋深及富水性变化大,岗地区含水层理 10 m50 m,单井涌水量100 m3/d500 m3/d;平原区含水层埋深大于47m,单井涌水量500m3/a~100m3/a,南襄盆地钻孔单井涌水量多在100 m3/a~1000m3/a。 A.4.2碎屑岩孔隙裂隙水 在秭归、当阳盆地及宜昌、远安一带分布比较集中,另在山间盆地有小面积分布,总分布面积12761 km2。由三叠系上统[T3]、侏罗系[J]白系[K]和下第三系[E]的含水层岩组组成,地下水赋存于砂岩、砾岩等的孔隙裂隙中,泉流一般小于100 m3/d,井孔涌水量小而承压水头高。 A.4.3碳酸盐岩岩溶水 主要分布于鄂西南、鄂西、鄂东南和大洪山地区,总分布面积4 986 km2。由上震旦统-奥陶系[Z1-O]和石炭-三叠系下统[C-T1]的各含水岩组构成。地下水赋存于碳酸盐岩的裂隙、溶隙、孔洞和道中。透水性和窗水性差异很大,岩溶泉流量由每秒数升至数百升不等;岩溶暗河流量每秒数百升至上万升。 隐伏型岩溶水见于京山钱场、大冶还地桥、松滋西斋、襄阳峪山、老河口赵岗、武汉侏儒山等地段,地下水多具承压性,水位埋深数米至数十米。埋藏型岩溶水见于荆门武汉、黄石、大冶等地,埋藏于碎屑岩之下,埋深达100 余米。 A.4.4基岩裂隙水 广泛分布于丘陵山区,总分布面积66809km2。 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层岩组有熊旦系下统[Z1]中统[Z2]、上统陡山组[Z3d]、寒武系中上统水井陀组及石牌组 [∈23]志留系[S]、泥盆系中上统[D23]、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其多数与前述碳酸盐岩地层相间分布,岩性为细粒碎岩建造,本身构造裂隙不发育,地下水的补给、赋存条件不好。地下水头少,泉流量一般小于10 m3/d。 岩浆岩裂隙水分布于鄂西北、黄陵背斜核部、随州和枣阳、鄂东北及鄂东南等地。裂隙水赋存和运移于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其赋水性较差,泉流量一般小于10 m3/d,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1m3/d。 变质岩裂隙水分布于鄂西北、鄂东北地区大片分布的变质岩中。为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含水,一般风化裂隙不发育,地下水较贫乏。地下水霹头多而分散,泉流一般小于10 m3/d。 A.4.5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研究区地下水的主妥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人渗、地表水和田间灌溉水的下渗以及含水层的侧向径流补给。排泄形式包括地面蒸发、叶面蒸腾、人工开采和含水层侧向径流。 上中更款统孔隙承压水研究表明,在长江、汉江等主要地表水体切穿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或隔水顶板较薄的地段,地表水为该含水层主要补给来源;同时还接受下更新统裂隙孔隙承压水的越流补给和同一含水层侧向径流补给。丰水期,该含水层地下水径流方向总体上为自西向东径流。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向地表水体排泄、向下更新统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岩组的越流排泄,以及局部人工开采。地表水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同时也是地下水的重要排泄场所,取决于两者地下水水位高低和水力联系程度。 下更新统裂隙孔隙承压水与上中更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层的越流关系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的水位差。丰水期,上中更新统孔隙承压水水位高于下更新统,中层水向深层越流补给;枯水期,局部地段由深层水越流补给中层水。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地表水位制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当汉江水位上涨时,地下水水位随之抬高。深层地下水总体自西北向东南径流,地下水水力梯度在沙市、潜江以南较平缓,径流速度相当缓慢,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地下水向相邻含水层侧向径流排泄以及局部人工开采排泄。 图A.1 水文地质剖面图 A.5回灌适宜的范围 区域涉及工程建设地下水开采城市主要集中于中南部江汉盆地及沿江城市周边。 深度研究区含水层在垂向上的分布差异较大,根据含水层分布情况,将研究区赋存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埋深300 m以内的含水层划分为3个含水层表A.1。基坑工程回灌涉及第四系松散堆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回灌井成井质量检验、运行记录表、回灌试验要求)为本站会员(徐凤年嘿嘿哈哈)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