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视角疏议

  • 资源ID:52640859       资源大小:27.02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视角疏议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视角疏议 【内容提要】我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研究存在的视角混乱现象阻碍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故 很有必要对有关视角予以辨析。立法与司法,中国与外国,法律与事实,可能与现实, 客观与主观,事前与事后,定罪与量刑,静态与动态,都是犯罪构成理论研究常常涉及 的视角。注意每一对视角的区别,才能使犯罪构成研究具有同一的基础,从而增进该研 究的科学性。 【关 键 词】犯罪构成理论/构成要件/视角 恰当而清晰的视角虽然不能必然地引申出合乎逻辑的理论,但它能为理论的展开提供 正确的方向和前提。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往往是多视角考察,但切忌将视角选错或将不 同视角混淆,错误或模糊的视角在理论研究开始之前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遗憾的是, 在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研究中,上述并不复杂的道理常常被忽略,站在不同视角争论同 一问题的现象还比比皆是,以至于想讨论的问题不仅未能讨论清楚,而且还增加了更多 的理论缠结。这种状况严重阻碍着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旨在辨析若干 对称的视角,以供我国刑法学界研究犯罪构成时参考。 一、立法与司法 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还是刑法理论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认为,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 、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 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注参见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第86页,第264页,第262页,第274-275页,第120 页,第234-235页,第234-235页。这表明,犯罪构成在根本上是刑法规定。据此,没 有刑法对犯罪构成的规定,犯罪构成理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参见张明 楷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第332页,第112页。这里,刑 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在先,是源或本;犯罪构成理论在后,是水或木。显然,刑法学界主 要是从司法定罪的角度来理解犯罪构成的。注参见赵秉志新刑法教程,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编,中国法制出 版社1999年版,第90页。笔者不否认犯罪构成对司法定罪所具有的意义,然而,仅限 于定罪角度,难以深入和全面地把握犯罪构成。 忽略犯罪构成对于刑事立法实践的意义,是我国犯罪构成研究存在的一大视角缺陷。 从司法定罪角度看,犯罪构成无疑首先是法律规定,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源”或 “本”。任何刑法规定都以刑事立法活动为前提,立法者不将犯罪构成规定到刑法条文 中去,刑法中怎能有犯罪构成的规定从立法设罪角度看,立法者要将犯罪构成规定到 刑法之中,必须在刑事立法之前掌握一定的犯罪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不过是立法 者主观上存在的犯罪构成理念的外化。在这里,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是“水”或“木” ,立法者主观上的犯罪构成理念才是“源”或“本”。当代立法者以其对犯罪构成的明 确认识来设置刑法中的各种犯罪,即能动地以犯罪构成理论来指导刑事立法。否认这一 点,等于让刑法倒退。因为,虽然可以说“唐律中事实上注意到犯罪构成条件的存在” ,注参见钱大群、夏锦文唐律与中国现行刑法比较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87页,第164-172页。但并不意味着古代刑事立法以犯罪构成为指导。古代刑 法所认可的犯罪基本不受任何限制,也无需以固定而严格的标准作为立法基础。现代刑 法是理性的刑法,理性的刑法在立法时应有鲜明的指导理念,相应地,刑法规定的犯罪 构成不过是犯罪构成理论的法律表现形式。这就意味着犯罪构成最初是以观念形态存在 于立法者的头脑之中。可见,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得出的结论可以截然相反。不顾具体 视角而笼统得出一般的结论是不可能恰如其分的。 我国刑法学界通行的犯罪构成定义及学说反映了司法定罪的视角,但在阐述有关理论 的具体内容时,又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立法层面因为刑事立法问题及角度都是客观存在 的,此时,往往在一方面仍然从司法角度去分析立法问题,另一方面则在不知不觉中 转换到立法角度或者从立法角度讨论司法问题。两种角度和两种问题并存交织的结果, 便使问题陷入更加复杂的境地。例如,我国区分一罪与数罪的理论标准是“犯罪构成说 ”以及把某些实质上的数罪作为一罪处理的补充原则,但是,刑法典的一些规定与刑法 学上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将“实质的一罪”规定为数罪并罚的如现行刑法 第204条,也有对数罪不实行并罚的如现行刑法第239条。刑法理论与刑法条文 发生冲突,是以“犯罪构成说”及其补充标准为准,还是以刑法规定为准将刑法规定 理解为犯罪构成理论的“源”或“本”的观点自然要以刑法规定为准去改变理论本身。 “取消牵连犯概念”的说法即是其结论之一。注参见张明楷刑法学上,法 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第332页,第112页。照此,哪里还谈得上理论对实践的 指导作用 我认为,从司法角度看,无论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怎样不一致,都必须严格按照刑法 规定认定和处理犯罪;从立法角度看,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不一致,首先应当考虑刑法 规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检讨刑事立法本身。其实,立法与司法两个角度客观存在,现 有罪数理论虽然忽略了立法角度,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中对立法角度的问题作了某种回 答,即罪数理论服从于罪数规定,进而,当刑法规定采取了相互矛盾或者不相容的罪数 认定原则时,仍然加以肯定并试图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来概括这种本质上相互矛盾的情况 ,难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视角不能保持一贯性,使得定罪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研究也 难于深化。例如,有人提出取消犯罪客体的确很有道理,注参见刘生荣犯罪构 成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但未能回答,既然侵犯一定社会关系是一 切犯罪不可缺少的,而且侵犯何种社会关系往往直接决定着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 犯罪客体为什么不能够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呢结果是公婆都有理。其实,只要从立法与 司法这两个不同角度来研究,这个矛盾就可以解决立法角度的犯罪构成理论不能没 有犯罪客体,而司法角度的犯罪构成规定并不需要犯罪客体。 刑法实践包括刑事立法活动和刑事司法活动两个环节。刑法学应当研究刑法实践的全 部领域和完整过程,这就必须从立法与司法两个视角对包括犯罪构成在内的刑法问题进 行研究,不能局限于其中之一或笼统论之。 二、中国与外国 20世纪50年代,我国刑法学者引入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尽管在其中揉入了我国国情 成分,但在框架体系上基本上是照搬。注参见何秉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 构成理论新体系,法学研究1986年第1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对犯罪构 成理论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打入了“冷宫”。“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刑 法学者重新拣起的仍然是过去引入的前苏联犯罪构成模式,只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 新情况进行了必要的加工,从而形成以前苏联模式为蓝本又具有我国特色的犯罪构成理 论模式。当然,前苏联模式固有的一些内在缺陷也被继承下来。缺陷之一是注重宏观定 性研究而忽视微观操作研究。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视角疏议)为本站会员(知识电梯)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