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一二课时(1)

  • 资源ID:52542457       资源大小:88.3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一二课时(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港口镇民主小学周慧燕 这篇课文我在教学第一课时时就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课文主要讲了三 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 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 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 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三件事之间又互有联系,正是因为不明白中华为何不振才会驱 使周恩来闯进租界,又是因为真正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才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于是, 我决定抓住“中华不振”这条主线进行教学, 课后细想,记录下几点想法。 一、在识字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进行识字,这样的设计是因为学生已 经有了比较牢固的识字能力。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 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 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 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扩展。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 二、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再现时代背景与人物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竟之感 1、通过对“租界”的理解与当时时代背景的介绍相结合,使学生对发生在2 0世纪中 国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有了所了解。为下一步理解周恩来的另人刮目相看的言行作好铺垫。 2、词语的理解与展示人物形象相结合 (1)从对“不解”、“打破沙锅问到底”、“疑惑不解”这些词语的理解,展示少年周恩 来从小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品质来。 (2)从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等词语的理解,展示出当时中国社会租界这个畸形 社会中折射出其代表人物洋人及巡警的畸形心态,一方面洋人凭借自己国力的强大名目张胆 地欺凌中国百姓,而那些巡警竟也狐假虎威地在自己的同胞面前显示威风,真是另人作呕。 (3)从对“紧握拳头” “只是劝劝、哭诉、衣衫漫缕”等词语的理解,反映出当时社会 背景下,受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无能政府欺压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的真实情况写照。 三、通过对文本人物神态的分析,形象再现了人物形象,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入情地朗读 1、对第一部分内容中周恩来与伯父对话部分的指导,再现了伯父当时悲伤与无可奈何 的神情以及少年恩来疑惑不解与刨根究底的神态,同时通过理解词语展示人物的神情,促进 了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对话。 2、同时,第二部分在理解“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 漫缕”这些词语的基础上,租界里洋人、巡警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跃在纸上,非常有利于 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好这一部分内容,并为理解周恩来为什么因此而受到“刺激”激发立下 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原因。 三、教学环节安排环环相扣,达到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从对课题的质疑到时代背景的介绍,到少年恩来与伯父对话的指导及学习恩来亲眼所见 事件的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直想揭开谜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小小少年周恩 来会立下如此伟大的志向。 而到谜底揭开时,学生也已能正确地读写理解文中的许多重点词语,并已深入地体会到 周恩来一步一步烙下“中华不振”的原因,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思想感情。 同时在学习文本过程中,学生已入情地进行了对话和课文朗读,这些教学目标已在学生“探 根溯源”中实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一 港口镇民主小学 梁润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 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 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 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做 到 一、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本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 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 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 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艮L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因 此,我设计让寻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来反映中华不振。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 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二、抓住重点内容,细细地揣摩词句 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才能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情感。有 些文句表面平实,其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有的文句在表达上的重要性和妙处,要成段联系 起来思考。怎样揣摩词句呢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边读边悟。 比如理解第七自然段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大不相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尤其是紧紧扣住“大不相同”这四个字,创设质疑为什么租借地这里和别处 大不相同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在读文本的时候一步步地思考与深入研究,引导 学生在朗读中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而不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上。这样,学 生也深刻感悟到中华不振的悲哀境遇。 三、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让孩子们心海难平,让孩 子们心有所向,让孩子们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并在行动中去努 力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带领孩子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 才能真正让学生品味、感悟到文本内在的神韵,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心灵成长的洗礼,让课 堂焕发生命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二 港口镇民主小学 梁润胜 今天,我上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课堂上,我费劲了心思去引导学生, 课堂效果却不佳。这不禁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在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但是因为教材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是学生不熟悉的、人物是学 生感到陌生的,学生在理解时存在难度。教学时由于我对学情估计不足,上课时又急于按照 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人物,因此表现在课堂就出现了老师极尽煽情,学生却无动于衷; 老师语言慷慨激昂,学生却表现木讷;老师表情丰富,学生却是一片木然的状况。尤其是在 理解文中“中华不振”的语句时,出现了学生冷场,教师包场的场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 况呢追根溯源在于我没有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学生没有能与文本进行碰撞,没有与语言文 字产生共鸣,自然不能动情,不能勃发了。 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一起喜怒哀乐,与老师一起激情澎湃呢愚以我 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深刻而独特的解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高度决定着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 小”,才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调控课堂。 学生在一堂课中,对课文能感悟到多少收获多少,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理解 得越深入到位,学生就能理解到更多。挖掘教材本身应该成为备课中的第一环,

注意事项

本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一二课时(1))为本站会员(aaakkpc)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