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纯手打).doc
一、原始社会建筑巢居(长江 干阑式) 穴居(黄河 木骨泥墙) 1 长江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最早的榫卯技术的房屋 2 黄河仰韶文化河流两岸二级台地,有利于耕牧与交通(同心圆模式,以中为尊)龙山文化家庭私有,双室相连的套间半穴居,平面“吕” ,木骨泥墙 二、奴隶社会建筑 1 夏最早的宫殿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廊院式,外有一圈回廊, (茅草盖顶,夯土筑基) 2 商最早的城市遗址,郑州商城不同功能,分布在不同位置最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偃师商城三重城(宫城,内城,外城)庭院式建筑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宫殿 宗庙 陵墓(1 2 4 出羡道)各功能区域无严格划分 3 周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陕西岐山凤雏遗址(宗庙)2 进院,周围有檐廊环绕瓦的发明使西周从“茅茨土阶”的简陋到了较高的阶段 4 春秋高台建筑的出现,瓦,砖的普遍使用 5 秦始皇陵是中国最大的一座人工坟丘, 6 汉茂陵陵上石刻“马踏匈奴”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石刻艺术的杰作 7 世界最早的空腹拱桥李春设计的河北赵县安济桥 8 宋最高的砖石塔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9 最早的琉璃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 10 最早的石窟库车克孜尔石窟 11 元代采用减柱法的代表建筑广胜下寺正殿 三、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1 战国齐故都临淄/邯郸赵城工商业在大城中,宫城在大城西南角。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高台建筑盛行,城市建设的高峰期 1 曲阜鲁故都(与考工记相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 秦1 秦都咸阳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大山大水间宫室散落,无郭,弥山跨谷,广布宫苑,天 人合一,遭运发达 3 汉木架建筑逐渐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的发展,抬梁式和穿斗式木结构已形成,悬 山顶和庑殿顶为最普遍1 汉长安城在秦咸阳兴乐宫建立起来,自由的里坊制布局 1 城市外形不规则,城内主要用地 被宫殿所占 2 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陵邑(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3 道路系统为八 街九陌 4 北有渭水,西有上林苑,和自然有机结合 4 三国,晋,南北朝大量兴建寺庙,石窟1 三国曹魏邺城布局规划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 北居中,全城做棋盘式分割,中轴线明确,军营园林官衙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组成“里”2 北魏洛阳城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创建内城,外郭城形制,三重墙体系,左祖右社, 不规则方格网路3 南朝建康城1 城市经过不断扩建形成,由东府城、西州城、中宫城等一系列小城组成;2 城市 整体布局呈不规则状,三重墙体系3 宫城按照一定的规划制度建设,比较方正规则,采用严格中 轴线和前宫后苑的布局,多宫并制向一宫制发展4 城中市场多,分布布置,方便百姓5 坊市地区 的居民居住地则自发建造,街巷布置自由6 因地制宜,外层利用天然地形,以山为阙 四、封建社会中期建筑(中国建筑成熟期) 2 唐建筑特点1 规模宏大,b 规划严整 2 建筑群处理愈发成熟 3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 技术问题,并已定型 4 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5 砖石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6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 成熟1 隋唐长安1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最为严整的城市 2 总体是中轴对称布局,平面呈矩形,由外 郭城,宫城,皇城组成,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划分 108 座里坊 3 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与居民区 分开,功能分区明确,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 4 实行宵禁(唐玄宗时 期)和里坊制 5 开凿了河湖水系 6 利用龙首原高地建大明宫 7 道路两侧设排水沟,街道两侧种 植槐树2 唐大明宫大明宫位处高地,居高临下,前朝后寝,中轴对称,前部由丹凤门、含元、宣政、紫宸等前朝南北中轴线布置,后部以太液池为中心组成内庭,分布麟德殿、三清殿等3 东都洛阳1 隋代洛阳是新建城,地势平坦,布局整齐 2 宫城皇城位于西北高地,占据有利地 形,3 全城除皇城与宫城外划分为 103 坊 3 市,坊内都是十字街,四边开门,三个市场位于漕 运方便地点 4 漕运较长安发达 5 城墙很多,宫城北东西三面都有几重隔城环绕,皇城再从东南 西三面包围宫城 6 在皇城西侧苑建造上阳宫,其作用于大明宫相似 3 五代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塔较唐代有所发展,建成铁塔 4 宋发展1 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不采用里坊制和宵禁 2 木构架建筑采用古典模数制 3 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 4 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 大发展 5 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6 园林兴盛 宋塔主要是砖石塔,特点发展八角形平面的可供登临远眺的楼阁式塔,塔身多作筒体结构, 墙面及檐部多仿木建筑形式或采用木构屋檐 1 宋东都汴梁(居中)1 三重墙体系,三重城墙均有护城河环绕 2 四水贯城,水运发达 3 打 破里坊制,形成街巷制,市坊杂居,商业发达 4 出现瓦市勾栏,御街千步廊,消防制度确立 5 是一个商业都会,军事政治中心地位下降,市内有绿化 7 城市平面并不十分规则,道路有自发 性 5 辽较多的保留了唐代的建筑手法,辽墓室除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外,还常用圆形 6 金建筑沿袭辽代的传统,又受到宋朝的影响,但建筑装饰与色彩比宋更富丽 7 西夏受宋影响,有受吐鲁番影响,具有汉藏文化双重内涵 五、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1 元1 喇嘛庙的兴起 2 木构架建筑继承宋金传统,但规模和质量上都逊于两宋,尤其在北方,加工 粗糙,用料草率,常用弯曲的木料做梁构件,许多构件被简化了简化的优点节省木材,使木构架进一步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加强梁檩与柱子之间直 接的联系,减柱法虽然失败了,但也是一种革新的尝试1 元大都(偏南)1 保留金中都旧城(偏西) ,在其东北另建新城 2 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轴线 合一,三重城墙,左祖右社,道路系统规整,呈方格状,平面近于方形 3 街巷制布局,南北为大 街,东西为胡同,城内市肆分散 4 除北侧两门,剩下均旁三门,门外设瓮城 5 开凿了大面积的人 工河谷水系(山水城市) 2 明建筑特点1 砖已经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2 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广 3 木结 构经过元代的简化,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增强, 构建卷杀简化 4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5 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6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 定型化 7 明代家具闻名于世界 8 风水术到明代已达极盛1 明南京1 南京城功能划分城东皇城,城南居住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 2 城墙顺应地形, 四重城(宫城,皇城,都城,外郭)三重瓮城 3 新宫以富贵山为中轴线的基准点向南展开,左祖 右社 4 居住在秦淮河一带。离宫城近,商市交通便利 3 清建筑特点1 大体延续明代传统 2 园林达到极盛期 3 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4 住宅建筑百花齐放, 丰富多彩 4 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 5 建筑技巧仍有所创新(水湿压弯法,对接 与包镶法) 1 明清北京1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北退 5 里,南进 1 里,形成“凸”字形城墙 2 城市南